欢迎访问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专题网站!
当前位置:首页 >为农服务>生产建议
2020年吉林省春耕生产指南(水稻篇)

现正值我省水稻生产春季备耕的关键时刻,为落实中央《当前春耕生产工作指南》精神,实现疫情防控、春耕生产两不误。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针对2020年春季气候特点,结合多年技术创新成果,提出如下指导性建议,供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和广大农民参考。</p>

一、气候情况预测</strong>

据气象部门监测和研判,预计春季(3~5月)全省平均气温为7.5~8.5℃,比常年(6.8℃)偏高,回暖早。第一场透雨中部地区大约出现在5月上旬末,西部地区大约出现在5月中旬末,均较常年略晚,春季正常播种和生产管理会受到影响。</p>

二、具体措施</strong>

针对今年春季气候和生产特点,提出水稻大棚育秧技术指导意见,建议各地做到“五早”和“双抢”,即早摆盘、早播种、早泡田、早整地和早插秧,抢农时、抢积温,力争4月25日前完成播种,5月20日前完成插秧,为水稻高产稳产奠定基础。</p>

1.提前备土做床,确保按期育苗。</strong>

各地在清雪扣棚工作完成后,要抢前搞好备土做床,确保按期育苗。提倡刨冻方、备冻土,并移进扣好的棚室内,实行冻土集中增温化冻晾干,随时备用;针对去年冬季以来降水量较多、土壤含水量大的实际,各地要大力推广高床育苗技术,大棚内土壤融化深度适宜时,要立即开始翻地、晾晒,散墒增温,并打好5┩以上高床苗床,将床土整平耙细,确保达到旱育苗标准;提早配制床土,防止未腐熟的有机肥拌入。与壮秧剂混拌时一定要均匀,于装盘前1~2天拌好,盖上塑料膜焖一下,装盘厚度要保持在1.5cm以上,播种覆土0.5cm。</p>

2.选择适宜品种,做好播前处理。</strong>

选择耐寒性强、抗稻瘟病强、熟期适宜当地种植的水稻品种,确保安全成熟;做好种子清选、晒种、发芽试验、种子消毒、浸种和催芽等播前处理工作,确保发芽率达到85%以上,确保水稻苗齐苗壮,为水稻生产提供足够数量健康的秧苗打好基础。</p>

3.适时播种、分期播种。</strong>

针对今年春季东北地区可能出现低温春涝的情况,要采取集中高床旱育等技术措施,防御低温冷害,培育壮秧。合作社或大户经营面积和机械插秧面积较多的情况下,适时播种、分期播种意义重大。一般机插播种量在100~120g/盘,播种量较大,如同一批播种的秧苗不能在5天内插秧,低叶变黄、秧苗就变成“小老苗”,减产幅度达到10%以上。因此,播种时间应根据预计插秧日期提前30天播种,同一批播种的苗不能在5天内插完,应每隔5天分期播种或每天少播,连续播种,保证每次播种的苗5天内插完。</p>

4.加强大棚管理,培育壮秧下田。</strong>

种植户反应插秧时秧苗不易卷苗,不得不增加播种量。这是错误的理解,目前的机插秧苗盘播种量的条件下,根系盘根好坏主要与温度、水分、施肥量有关。一般低温、干旱、氮肥少,有利于根系生长,反之茎叶生长快,盘根反而不好。温度以不冻的前提下控温为主,出苗前棚内温度不超过30℃,最适温度25~28℃,如遇30℃以上高温,要开口降温。一叶至两叶一心,温度控制在28℃以下,最适在25~28℃之间;两叶一心棚内后,温度控制在20~23℃,最高不超过25℃;温度管理上一定要树立宁低勿高的原则。苗床水分管理,既要突出“旱”,又不能“缺水”,确保培育健壮秧苗。出现早晚叶尖不吐水、午间新展叶片卷曲、床土表面发白情况时,要马上补水。插秧前3~5天施送嫁肥;插秧前一天打800倍氧化乐果,带药下地预防潜叶蝇。</p>

5.防控苗期病害,重点严防青枯和立枯病。</strong>

加强苗期病害防控,用二硫氰基甲烷、杀螟乙蒜素、咪鲜杀螟丹、咪鲜胺等进行浸种消毒,防治恶苗病;在营养土喷浇、种子拌种消毒、1叶1心期喷浇等三个环节上单独或同时使用甲霜灵(或甲霜灵锰锌)药剂,防治立枯病。此外,严格育秧大棚肥水及温、湿度管理,适时通风炼苗,也是防控苗期病虫草害的重要措施。</p>

6.及时翻耕整地,确保及时插秧。</strong>

旱整地要到头、到边、不留三角,同一块地内高低差不超过10厘米,地表保证有10~12厘米的松土层;水整地在放水泡田3~5天后,用水田拖拉机配带不同的整地机械水整地,要求达到土地平整,土壤细碎,同池内高低差不大于3厘米,地表有5~7厘米泥浆;确保在高产期内高标准、高质量、高速度完成水稻插秧,为水稻丰产奠定基础。</p>




版权所有: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处  地 址: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区彩宇大街1363号  联系方式:0431-85077893
技术支持: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