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专题网站!
当前位置:首页 >新闻
疫情对我省春播的影响及生产建议

今年春节早,备耕时间充裕,俗称“春脖子长”,农民春节后不急于购买种子、化肥等农用物资。据了解,目前农资销售进度缓慢,种子销量还不足常年的50%,化肥销售也才刚刚开始。今年受粮食价格下调影响,农民种地积极性普遍不高,种什么也在观望。农民常说“不怕种子贵,就怕粮食贱、卖粮难”。加上春节前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,预计今年所有农资的销售前景都不乐观。</p>

一 疫情对春播的直接影响

(一)是疫情影响农资的传统销售</strong>

传统销售是农民到经销商店面或公司面对面进行洽谈和选购,是种子、化肥等农资销售的主要渠道。疫情导致人们不能正常出行,不能到实地去议价、直接了解产品特点和进行质量对比,影响新品种、新产品的宣传。无论是哪个层次的实体店,销售量都受到较大的影响。</p>

(二)是疫情影响农资的会销

会销和推介是经销商直接通过开会向农民推介新产品、新品种,同时还能现场提供科技咨询和服务。疫情限制了人员大规模的聚集,这种会销形式目前看来无法实现。</p>

(三)是疫情影响农资的直销

直销是销售人员到村屯每家每户去进行实地宣传和销售,有的直接将种子和化肥送货上门。疫情使各村屯封路和禁入,限制了销售人员的活动范围,对销售影响很大。</p>

(<strong>四)是疫情影响种子加工和价格

由于疫情的管制,种子的收购、加工及运输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。种子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均不够畅通,种子企业急于销售库存的种子,为避免和减少积压,势必采取降价促销等方式抛售手里的种子,造成市场价格不稳。例如,目前吉林省种子生产企业已销出的水稻种子批发价格为2.8-3.5元/斤,较去年低0.5-1.0元/斤。</p>

(五)是培训宣传指导力度减弱。</strong>

由于交通封闭和防疫控制,实地组织的各种备春耕活动不能进行,科技人员无法深入到基层进行培训和宣传指导,农民生产所遇问题得不到及时反馈和解决,只能采取网络和电话等形式。示范基地的落实和宣传也较往年滞后,新品种和新技术的转化落地受阻,会直接影响到今年的生产效果。</p>

二 春播生产措施及建议</strong>

省政府已经决定自2020年2月26日起,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省级一级响应调整为省级二级响应,输入风险较高地区参照省级一级响应管理,其他地区继续按照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工作要求,根据地区特点和疫情形势精准施策。防控政策的调整将有效缓解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种子、化肥、农药及农机等物资的流通停滞状况,但疫情的影响仍未解除,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在切实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,合理有序、安全稳妥推进春季备耕生产各项工作,夯实全年农业丰收粮食稳产基础,决胜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。</p>

(一)是切实保障农资供应。</strong>

政府和管理部门一方面要出台相关激励和指导政策,保障企业及早复工,引导种业企业合理生产种子、正规渠道进货、囤货和营销;另一方面要确保春耕生产所需的农资运输畅通,加强网络销售和新媒体宣传,充分调动经销商、代理商及农民合作社的积极性,加大营销力度,同时避免和尽量减少人人接触,通过最短的路径把产品交到农民手中。通过农业主管部门的宣传、引导,提高农资生产经营者自律意识,增强社会责任感,严厉打击制假售假、哄抬物价,充分调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、协会、企业、经营者、农业合作社等社会监督力量,遵守诚信经营规则。建立倒查追溯制度,特殊时期依法从严、从快、从重处罚违法行为,确保农民用上安全有保障的农资。</p>

(二)是提前保养检修农机设备。</strong>

充分利用春耕春播前的农闲和居家防疫时机,动员广大农民和农机大户、农机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,提早保养检修农机具,确保农机具和农机人员以良好的状态随时准备投入生产。农业主管部门做好农机服务调度和信息发布工作,农机服务原则要求就近作业,跨村跨地区作业要做好沟通协调,直接到地,完工后直接返回。</p>

(三)是合理安排农民春耕整地。</strong>

农业主管部门要与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积极沟通,制定具体的指导意见,协调村组合理安排农民开展春耕备耕。指导农民在做好个人防护、进出村报告登记及在外作业安全的前提下,早动手、早整地,分散作业、避免集聚、不串村屯、避免与外来人员近距离接触。</p>

(四)是积极开展线上技术指导服务。</strong>

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主动与发改、财政等部门沟通,尽早确定发布各项惠农政策,提振农民生产信心。发挥我省农业信息技术服务的优势,利用12316、12582、12396及网络平台,组织专家以微课、网络直播、专题片等形式在互联网发布,在线培训、在线指导。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近日推出了“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”网络课堂,收效良好,两天时间访问量过万,收到了一定的实效。</p>

(五)是全力以赴保证春播质量。</strong>

各地农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农情调度,密切关注农资供应、农产品销售、墒情变化等情况,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。要发挥农民合作社及种粮大户的带动作用,抓准农时。进一步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协作,及时发布气象信息,指导农民抢抓有利农时,确保春播质量。</p>

版权所有: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处  地 址: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区彩宇大街1363号  联系方式:0431-85077893
技术支持: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